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是指尿路中有細菌存在所引起的感染。一般來說,由於性別差異,一歲內男童明顯較多。(大多數和先天尿路畸形有關係);然而隨著年齡增加,女童由於尿道結構較短,所以發生率增加約為男童的二十倍。許多微生物均會造成小兒泌尿道感染,尤其大腸桿菌最為常見,約佔百分
之八十,其它如革蘭氏陰性菌也會引泌起尿道感染。







症狀





尿道感染隨著感染的部位和程度的不同,造成的症狀也不一樣。常見的膀胱尿道感染病患會有頻尿、尿急、排尿灼痛、下腹疼痛或尿道口排出分泌物等症狀,若是腎臟的感染病患有腰痛、發燒、寒顫的症狀。嚴重的尿路感染,細菌可能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造成敗血症。有些尿路感染的病患完全沒有任何症狀,卻可以由尿液檢驗或儀器檢查中看出有尿路感染的跡象。 





診斷





尿液檢查與細菌培養





對於懷疑患泌尿道感染的病童,我們常會取其尿液做檢查。大部分的尿液會出現膿尿現象(尿中出現多量白血球)。少部份尿液雖無膿尿現象,但也不能就認為沒有受到感染,此時應進一步作尿液的細菌培養,加以確定。因為許多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現膿尿的現象,例如闌尾炎、尿路結石、腎絲球腎炎、泌尿道受傷或重度脫水等。 所以在作鑑別診斷時須要特別小心,以免因誤診而延誤了治療。

泌尿道感染中有80-90%的細菌是由大腸桿菌所引起。其他較常見的細菌有克萊勃 士桿菌、變形桿菌、腸球菌、金黃葡萄球菌等。其中變形桿菌之感染並不常見,一旦發現需特別注意是否有合併尿路畸形。很少數的病童可由白色念珠菌所感染。在較大的女童中除大腸桿菌外,以表皮葡萄球茵所引起較常見。因為泌尿道感染常會復發或二度感染,但常常是由不同的細菌所引起,所以需要針對不同的病童需要,不同的細菌種類選擇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療,才可完全根治。





泌尿道的放射線學檢查





根據報告,嬰幼兒及兒童患有泌尿道感染時,發現合併泌尿道畸形者約有30 57%不等。一般建議,在第一次確定有尿路感染的病童,不管是男童或女童,最好都能作詳細的泌尿道超音波或排尿膀胱尿道造影檢查。這兩種檢查可以偵測出病童是否有腎臟解剖構造方面的異常與嚴重度或出現膀胱輸尿管迴流症。而在偵測因尿路感染所導致的腎臟急性炎症反應或慢性腎臟結疤變化的位置,範圍大小,則可以核子同位素腎臟掃描來作檢查。





治療





治療兒童泌尿道感染的目標在於(1)消除感染性;(2)確認感染原減低復發的危險性;(3)預防成為全身性的感染;(4)保護腎臟功能。

依年齡及侵犯泌尿道系統程度而有所不同。


1.
先做小便細菌培養。


2.
以超音波及核子醫學掃描,診斷有無先天性尿路異常或腎盂腎炎發生。


3.
同時投予714日抗生素治療。


4.
宜每36個月定時追蹤12年。


5.
若有復發或有泌尿道逆流的情形,則須依醫師指示服用口服抗生素治療約6個月,以防止反覆性感染,造成日後腎功能衰竭。


6.
輕微尿道逆流可依醫師指示服藥治療,如有嚴重尿道逆流情形,醫師將建議手術治療。





 


文章取自高雄榮民總醫院台南分院兒童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雁 的頭像

    雁窩

    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